刚上一年级的孩子因为换了环境,有了更重更严肃的学习任务,先要观察孩子是不是不喜欢周围环境,是否跟同学相处不好,
老师是否有对学生的不公平对待导致厌学等,家长需要从孩子很细微的表现上找出原因。
表妹家的女娃,本来是乖巧懂事,开学一个月下来,却发现跟不上。语文掌握一个生词花了不少时间,总是记不住,拼音总是出错,明天幼儿园阶段学过的拼音都挺好的。
刚上一年级做作业磨磨蹭蹭,有时候写作业要写到10点后;
检查作业,错题率达到60%以上;背古诗词,完全是懵的状态,背了很多遍还是磕磕巴巴。
多次跟老师沟通,发现不在于环境、同学相处交际之类的因素,就是感觉孩子挺厌学的。
部分孩子上一年级后就出现这种问题,孩子在很早就开始接触知识,幼儿园就变现得很好,怎么到一年级就跟不上呢?
家长先不要焦急一年级的学习成绩,一年级在于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。

从这些方面多努力:
1、 培养孩子预习的习惯
预习就是让孩子在老师未教新知识之前就熟悉书本内容,家长可以引导孩子理解新的知识,
让孩子在理解不了的内容上打上问号,让孩子在上课时候着重听自己不理解的知识。
预习需要在家进行,因为是培养习惯,所以一定要坚持下去,预习的时间不用太长,大概5-10分钟即可,目的是让孩子提前熟悉课本内容。
2、 培养孩子认真听讲的习惯
找出孩子不能认真听讲的原因,一些成绩差的孩子并不是脑子笨,
而是没有听课的习惯,上课爱跟同学讲话或在下面搞东西、走神等。
想提高孩子学习的专注力,首先要提高孩子对学习的兴趣,我们往往发现孩子看动画片时候的专注力是很高,
怎么喊都没反应过来,如果让孩子学习像看动画片那样吸引他们,需要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,爸爸妈妈和老师的一个赞美和鼓励,
会让孩子身心愉悦,这样能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,越学越想学,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。

3、 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
学习兴趣来源老师鼓励、表扬,老师表扬来源于课堂表现和日常成绩;
学习成绩来源于学习习惯和方法,终究是学习方式和方法的问题。
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学习方式和方法显得很重要。
家长还可以引导认识到知识的用途,例如学好语文有助于提高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,多交到朋友;学习数学可以锻炼思维能力等
任务拆散式的鼓励能让孩子体验到进步的愉悦感,例如要默写一个生词的语文和拼音,只要孩子把拼音写对,就要给予孩子肯定,让孩子从自己的进步中体验到愉悦感。

4、多跟孩子沟通
有些孩子在家不受重视,尤其是二胎家庭,总感觉自己的爱被划分,所以总会想一些办法来吸引爸妈的注意,
这样的孩子会在生活和学习都表现出来,多跟孩子沟通,把对孩子的爱表现出来,
说教的时候不要用刺激性语言:“你看姐姐多乖,姐姐成绩多好,就你成绩差”,这些孩子内心是脆弱又敏感。更多关于孩子学习的疑问,你可以在线咨询咱们的值班老师,获得更多针对性的建议与分析。